教学工作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教学工作 >> 课程建设 >> 正文 课程建设

传媒学院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系列展示(十四)

发布人: 时间:2022-09-09 浏览次数:

课程名称:口语表达与应用写作

教师简介:田娜,毕业于暨南大学文学院,现任南阳理工学院传媒学院教师,主要讲授口语表达与应用写作、国学经典选读等课程,撰写的大学生口语表达与应用文写作教案获评2021年度校课程思政优秀“教案+讲稿”一等奖。

图片

教学案例名称:演绎使命担当,讲述爱国情怀

——“四维三融两驱动”课程思政教学案例

教学目标

总体目标

• 围绕提升学生口语表达技能的显性目标,以及培育具有家国情怀、懂得责任担当和注重人格修养的隐性目标,坚持课程思政盐溶于水的理念,融入可知可感的思政素材,实施“四维三融两驱动” 的模式,实现价值引领和表达能力培养的统一,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。

1.情感、态度、价值观目标

(1)厚植家国情怀,坚定道路自信:通过设置建党100周年、爱国主题演讲等情境,引导学生重温党的光辉历程,培养爱国爱党情怀。

(2)增强担当意识,培养奉献精神:选取《帮助他人,快乐自己》《复兴之路》等演讲材料为例,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,培养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。

(3)培养审美能力,提升文化素养:结合具体的演讲案例,引导学生感悟演讲的格调之美和语言之美,提升文化素质。

2.知识目标

(1)了解演讲的含义、特点、作用。

(2)了解演讲基本技巧、影响演讲的关键因素。

(3)掌握演讲稿的写作技巧。

3.情感、态度、价值观目标

(1)能够围绕主题要求撰写演讲稿。

(2)能够掌握语言综合驾驭能力,自信从容地进行演讲。

教学图文简介

本章教学口语表达模块的内容。通过演讲基础知识的学习,使学生了解演讲的含义、特点、功能;通过情境设置和演讲实例赏析,使学生掌握演讲的要求和表达技巧;通过演讲实训,提高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。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演讲的基本技巧,掌握撰写演讲稿的注意事项;教学难点是使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完成演讲实训,提升语言综合驾驭能力。

结合教学内容,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了“四维三融两驱动” 的模式,即:从“情、理、责、美”四个维度,以传承传统文化、贴近学生实际、关注时事为原则选择思政素材,通过“情景融入、知识点融入、习题融入”三种融入方式,以“激发学生内动力、施加积极外动力”的内外驱合力,深化价值引领,实现学习知识、提升能力、铸魂育人的任务。教学设计如下图:

图片

思政融入点

1.情:体察国情、社情,厚植家国情怀

在课程导入中,设置了建党100年主题演讲比赛的情景,引导学生重温党的光辉历程和革命传统,增强爱国爱党的情感。结合演讲主题时代性的知识点,让学生讨论新中国成立以来,不同时代社会主题和热点词语,深化学生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历程的认识。演讲稿开头的撰写技巧中,引入了《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》演讲案例的思政素材,再现长征中的经典故事和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精神,教育学生学习革命精神,奋发进取。在演讲稿主体结构的讲解中,以《祖国在我心中》和《为祖国而战》为例,激发爱国情怀。

2.理:学习社会主义理论,坚定道路自信

在演讲稿开头的撰写技巧“开门见山”中,引入了视频《社会主义有点潮》作为思政素材,增强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和核心价值观的培养。在演讲稿主体结构学习中,通过分析习近平参观《复兴之路》展览后的演讲结构——中华民族的昨天、今天和明天,提升学生思辨能力,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的伟大成就和任重道远,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。

3.责:领悟人生价值,担当社会责任

演讲稿开头方式之“巧用幽默”中,引用了陶行知的演讲开篇“教育就像喂鸡一样”为例,让学生明白要主动学习,做对社会有用的人。以雷锋和焦裕禄的事迹为例,讲解演讲材料的选取,引导学生学习他们服务人民、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。以《帮助他人,快乐自己》《我的母亲》《人格是最高的学位》演讲为例,讲解演讲稿结尾的写法;以柴静《认识的人,了解的事》为例,介绍演讲故事化的呈现方式;以郑州暴雨中的抗洪军队为练习讨论话题,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明白做人之道,勇于拼搏、甘于奉献,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,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。

4.美:感受演讲魅力,提升文化素养

介绍演讲的功用时,引用学者周谷城对“一篇好的演讲的评价”为例,引导学生感悟演讲的格调之美;从生动形象、深刻风趣、通俗易懂方面,引导学生感悟演讲语言之美;从演讲稿鹰眼标题、猪肚主体、豹尾结尾的结构安排中,培养逻辑思维能力;从演讲语音处理、态势语的设计和PPT、背景音乐的配合中(以许吉如《黑土麦田,实干兴邦》为例),提升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。以抗洪救灾中的网红造景蹭流量为讨论练习话题,引导学生关注思考社会现象,提高思辨能力。

案例选用的意义

01.结合演讲知识、技巧的学习训练,分别融入了“家国情怀、道路自信、社会责任和文化素养”思政元素,坚持课程思政盐溶于水,内化价值观,外化行为规范,通过演讲作品的呈现,实现课程教学和价值观引领的“知行合一”。

02.紧贴教学内容,选取体现历史使命和时代精神的典型思政素材,增强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和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意识,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、使命感和担当意识。

03.教学案例和训练材料兼具价值引领和文化美感,引导学生感受演讲的逻辑性、语言美和感染力,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。